基本信息
书 名:《阿特拉斯耸耸肩(珍藏版)》
作 者:[美]安•兰德著 杨格 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书 号:978-7-229-14155-4
CIP分类: Ⅰ. ①阿… Ⅱ. ①安… ②杨… Ⅲ. ①长篇小说-美国-现代 Ⅳ. ①I712.45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字 数(幅数):1300千字
定 价:228.00元(全三册)
开 本:32开
印 张:67.75
页 数: 2168页
装 帧: 精装
编辑推荐:
毫无疑问,《阿特拉斯耸耸肩》是一本好看的小说,全书围绕企业的生存与竞争、婚姻的忠实与背叛、社会的冲突与妥协,以100多万字再现了一幅场面恢弘、波澜壮阔的商业社会画卷,同业竞争花样繁多,情感发展水到渠成;但它更是一本成功的小说,自1957年初版以来畅销千万册,如果成功是以数量来衡量的,它当之无愧。
而如果成功是以影响来衡量的话,《阿特拉斯耸耸肩》同样毫不逊色。众多硅谷CEO和企业创始人都是它的推崇者。因为,它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所塑造的人物以及传递的一种足以影响人一生的哲学。多年之后回想,你可能不记得它的事件情节,不记得它的商业手法,但你会记得达格妮、里尔登、弗朗西斯科,还有那句贯穿全书的“谁是约翰•高尔特”,作者的非凡之处在于,她笔下的人物“杰出”到近乎完美,正是这种意志坚定、一往无前的执着与坚守,让你在阅读中体会到一种浪漫的激情,因为你希望自己也有那样为理想而战的笃定与无畏,虽然要直面家族利益、亲情牵绊以及不同类者的背叛,但是,你会坚持下去,永不妥协。面对更加纷繁而不确定的社会,这厚厚的三大本书,是献给那些无畏的心灵的,在这个意义上,这套书,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去读的小说, 它在传递这样一种哲学:
财富是人类思想的结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赢得财富值得尊重;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考者,需要目标和坚持,哪怕只带来一点点改变;
文明是逐步将个人解放出来的过程,毁掉优秀的人去屈就庸人是不道德的;
道德的唯一目的是去获得幸福,不是去开始,而是去应对;不是去创造,而是去赞美。
所以,人类是真正的英雄:以自己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道德准则,以理性为自己唯一的主宰。
人不应该为他人而活,也不应该要求他人为自己而活。
内容简介:
铁路企业总裁达格妮为了自己的企业费尽心力,她的兄弟却时刻要拉她下马,为了拯救濒危的公司,她和发明家里尔登联手,试图维护正常的商业运转,但社会资源的日益短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不断失踪,让他们处处受制。她与平庸的大众、总想依靠别人的懒人、处心积虑要阻挠他们的敌人正面交锋……眼睁睁看着梦想化为不可能,她说不清为什么孤独,唯一能够表达出来的是:这不是我所期望的世界。一次偶然的飞机事故,她闯入了另一个亚特兰蒂斯,看到了那些本以为已经消失的各行各业的创造者,还有一切危机的策划者——约翰·高尔特,但他们声称:绝不回到现实的世界!
当思想者开始罢工,世界最终将走向何方?
《阿特拉斯耸耸肩》是安·兰德颇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全面展现了她的客观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它以虚构的美国社会为背景,展现了如果每一行业具有创造力的人都停止工作、消失不见,世界将呈现怎样的图景,塑造了意志坚定、为理想而战的社会精英形象。本书首版于1957年,自出版后一直畅销不衰。
作者简介:
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曾在彼得格勒大学学习历史和哲学,1925年前往美国。1934年以来陆续创作了《一月十六日夜》《我们活着的人》《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致新知识分子:安·兰德的哲学》《浪漫主义宣言》等,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作家,她所创立的客观主义哲学,受到众多企业家和青年一代的追捧。BB&T银行前总裁约翰·埃里森、PayPal创始人彼特·蒂尔、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甲骨文前CEO拉里·埃里森、顶级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等都宣称受到了她的思想影响。
媒体/名人评论:
和很多财富500强企业的CEO聊天发现,《阿特拉斯耸耸肩》对他们的商业决策有很重大的影响,即使他们并不完全同意兰德的所有观点。”
——美国BB&T银行前总裁约翰•埃里森
我一直是安·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的热诚追随者。她的哲学思想,是我创建维基百科的起点。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
自从在大学时看了《阿特拉斯耸耸肩》后,我便被兰德女士的文字所鼓舞,因为她证明了争取成功是人的理性使然
——吉列公司CEO詹姆斯·基尔茨
目 录
总目录
■ 三十五周年再版序言
■ 第一部 矛盾律
1主旋律 4
2锁链 48
3顶层和底层 80
4坚定不移的推动者 116
5德安孔尼亚家族的巅峰 160
6非商业化 228
7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292
8约翰·高尔特铁路 390
9神圣与世俗 454
10威特的火炬 526
■ 第二部 排中律
1地球之子 4
2靠关系的贵族 76
3赤裸裸的勒索 156
4受害者的认可 226
5透支的账户 290
6神奇合金 356
7大脑停转 420
8以我们的爱 494
9无痛无惧无疚的面孔 540
10美元的符号 580
■ 第三部 同一律
1亚特兰蒂斯 4
2贪婪者的乌托邦 94
3反贪婪 210
4厌恶人生 296
5手足之情 378
6救赎的协奏 476
7“我就是约翰·高尔特” 544
8自我主义者 666
9发电机 768
10以我们最崇高的名义 806
■ 附录 客观主义的要素
第一部 矛盾律
1 主旋律
“谁是约翰·高尔特?”
光线正暗下来,艾迪·威勒斯难以看清流浪汉的面孔。流浪汉简短地问话,毫无表情。不过,街道尽头落日的金黄在他的眼中闪烁着,而这双眼珠嘲弄地盯着艾迪·威勒斯——似乎这问题正是针对他身体里莫名其妙的不安。
“你问这干吗?”艾迪·威勒斯问,声音紧张。
流浪汉斜倚着门框,身后锥形的碎玻璃映出天空金黄的色泽。
“为什么这让你不舒服呢?”他问道。
“没有。”艾迪·威勒斯反驳着。
他急忙把手伸进口袋。流浪汉拦住他后,向他讨要一角钱,接着就喋喋不休起来,似乎是在打发时间,并拖延下一个难题的到来。最近,在街上乞讨零钱已经司空见惯,没有必要听什么解释,而且他也不想去听那个流浪汉绝望的细节。
“买杯咖啡去吧。”他说着,递给阴影里那张看不见的脸一枚一角硬币。
“谢谢,先生。”话音返回来,了无兴趣。脸向前伸了一下,饱经风霜的黝黑的脸,上面布满了疲惫的皱纹;一双眼睛是聪敏的。
艾迪·威勒斯继续向前走去。他奇怪为什么每天这个时候都能感觉到它——莫名其妙的恐惧。不,他想,不是恐惧,没什么好害怕的:这只是一种庞大而弥漫开来的忧虑,毫无来由,不知所终。他已经习惯了这感觉,却无法解释;可是,那个流浪汉说话时的样子似乎他知道艾迪能感觉到它,似乎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感觉到它,不仅如此,似乎他还知道原因。
艾迪·威勒斯有意识地约束自己,把肩膀抬平。他想,必须制止这种情况。他是在想象。他是否一直都有这种感觉呢?他三十二岁了,他努力地回想着。不,没有。但他无法记起这情形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种感觉突然到来,毫无规律,并且现在比以前来得更频繁。是黄昏,他想,我讨厌黄昏。
云彩和它下面摩天大厦的墙柱慢慢变成黄褐色,像一幅古老的油画,褪色的名作。一道道长长的尘垢自大厦的尖顶下方蜿蜒垂落,附着在单薄的、被煤灰侵蚀的墙壁上。在高楼上方的一侧,有一条约十层楼高的裂缝,状如静止的闪电。一个突出的东西划破了屋顶上的天空,那是半截尖顶,仍在承接着落日的光芒,尖顶的另一半,金叶早已脱落。日光红而凝静,像映照出的火光,不是那种热烈的火焰,而是即将熄灭,阻止已嫌太晚的余烬。
不,艾迪·威勒斯想,眼前的城市并没有什么令人不安的地方,看起来一如往常。
他继续走着,提醒自己回办公室已经迟到了。他并不喜欢回去要干的活儿,但必须得干完。因此他没有尝试拖延,而是让自己加快了脚步。
转过一个弯。他从两幢大楼黑沉沉的身影空隙中,看到一幅悬在半空的巨大日历,像在门缝里看到的一样。
这是去年纽约市长在一栋大楼顶部竖起来的日历。这样,市民们抬头瞧一眼公共建筑,就可以像区分一天的钟点一样知道日期。一个白色的长方块悬在城市上空,向下面街道的人们传达着日期。在这个日落夜晚的锈红光线里,长方块显示出:九月二日。
艾迪·威勒斯移开视线。他从未喜欢过那幅日历的样子。它以一种难以名状的方式令他不自在。这种感觉看来融进了他的不安,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他突然想起有句话——类似摘录的一句话,表达了日历看来想要提示的东西,但他记不得了。他边走边搜寻着这句话,这便如同悬在心中的一个空白的形状,既不能填上,也无法丢弃。他回头望去,白色的长方块伫立在楼顶,显示着不可更改的最终结果: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