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难道里面有咸鱼?
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难道因为它真有眼睛?
自己的声音为什么变了“味”?难道因为它过期了?
……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每一个奇妙现象的背后都有经过反复论证的科学道理。
热爱生活,关注科学,
奇妙物语,带你推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本书的案例故事、科学现象全部取材于日常生活,带领读者学习声、光、电、力、热等科学知识和原理;同时,栏目之间环环相扣,科学原理源自案例故事,边栏解释补充知识难点,拓展阅读丰富科学知识,知识总结提炼科学原理,提问引发进一步思考。
每节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以机器人小艾和主人公琪琪的视角,通过简明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介绍了物理知识、生活常识、科学发明、科学家故事等,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书在介绍国外科学发现的同时,也穿插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如阐述杠杆知识点时,不仅介绍了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还介绍了中国古代名著《墨经》中对杠杆原理的精辟论述。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来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科学起跑线”丛书第二辑——奇妙物语 | 开本: | 16开 |
作者: | 鲁婧 汪东旭 编著 | 定价: | 68.00 |
ISBN号: | 9787572010583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版次: | 1 | 印次: | 1 |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为导引,选取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采用叙述故事与分析原理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将物质世界中的奇妙现象、神奇变化以及声、力、电、光、热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为了增强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还设置了拓展阅读、想一想、知识卡等栏目,主要涉及科学家故事、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等。本书旨在引导青少年在阅读时随时联系实际,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发现科学现象、探索科学现象的精神,期待在每一位读者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褚君浩,半导体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次。2014年评为“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鲁婧,信息科技学科高级教师,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副校长,上海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信息科技基地成员,徐汇区信息科技学科中心组成员。曾获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小学信息科技)二等奖,入选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专家库,被评为徐汇区“好党员”。
汪东旭,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教师,担任自然学科与乐高课程的教学工作,创设的编程俱乐部等深受学生喜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学科知识丰富。曾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拓展学科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获2021 学年逸夫小学“好园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