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卷:通往战争之路,1904—1914》
作者:阿瑟?J. 马德尔
译者:杨坚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平装定价:109.80元
页码:416页
开本:16开
内页用纸:胶版纸
书名: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 第二卷:从一战爆发至日德兰海战前夕,1914—1916
英文书名:FROM 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 VOLUME II: TO THE EVE OF JUTLAND,1914—1916
作者: [英]亚瑟·雅各布·马德尔 著,杨坚 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平装定价:129.80元
页码:448页
书号:9787559446046
中图分类号:E561.53
开本:16开
字数:350千字
内页用纸:胶版纸
书名: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 第三卷.日德兰海战及其之后:1916.5—12
英文书名:From 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 Volume III: Jutland and After, May to December 1916
作者:亚瑟·雅各布·马德尔 著,杨坚 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平装定价:129.80元
页码:384页
书号:9787513937771
开本:16开
内页用纸:80克胶版纸纸,黑白
宽:160mm 长:225mm 高:19.5mm
字数:346千字
书名: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第四卷.反潜危局,1917
英文书名:From 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 Volume IV: 1917, Year of Crisis
作者:亚瑟·雅各布·马德尔 著,杨坚 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平装定价:129.80元
页码:368页
开本:16开
内页用纸:80克胶版纸纸,黑白
宽:160mm 长:225mm 高:19.5mm
字数:271千字
书名: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第五卷. 一战胜利及余波:1918.1—1919.6
英文书名:From 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 The Royal Navy in the Fisher Era 1904-1919 Volume V Victory and Aftermath:January 1918-June 1919
作者:亚瑟·雅各布·马德尔
译者:张宇翔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定价:149.80元
页码:488页
书号:9787513937764
开本:16开
内页用纸:80克胶版纸
宽:160mm 长:225mm 高:25.5mm
字数:466千字
卖点
■ 继阿尔弗雷德·马汉(Alfred Mahan)“海权论”三部曲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伟大著作,马德尔对“费希尔时代”英国皇家海军历史的重塑为海军史研究树立了一个新标准。
■英国皇家海军命运攸关的十五年,表面上依然保持着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实则却因英德海军竞赛及接踵而至的一战而危机四伏、困难重重,英国海军政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 采用为学识和文采带来巨大考验的“战争背后的战争”这一颠覆式写法,研究个人特质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历史施加影响,加拿大海事和海军历史学家巴里·高夫(Barry Gough)感慨:“现在已没有人能如此优雅地书写历史。”
■ 五十年来经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锡福斯(Seaforth Publishing)数度出版,受到无数读者的追捧。美亚、GoodReads“零差评”读物,该系列平均评分4.5以上。
主广告语:英国皇家海军宏大编年史,比肩马汉《海权论》
内容简介
《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以“战争背后的战争”的颠覆式写法,对1904年至1919年“费希尔”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作出了真实又生动的精彩记录,是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并重的传世经典。本系列从费希尔进入海军部担任海务大臣写起,讲述了英国海军在一战爆发前10年的改革与发展,战争开始后实施的各种规模的作战行动,以及从停战至德国公海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之间所经历的战争余波。作者对费希尔改革、英德海军竞赛、达达尼尔战役、日德兰海战、反潜作战、战争结局这几个重要主题进行了尤其精彩的讨论,他也为读者清晰梳理了英国海军领导层的更替,海军政策的调整和海军战略、战术的变化。
编辑推荐
【英国皇家海军命运攸关的十五年】
1904—1919年的英国皇家海军表面上依然保持着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还获得了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实则却因英德海军竞赛及接踵而至的一战而危机四伏、困难重重,英国海军政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英国皇家海军在二战中骤然衰落之因从此书可见端倪。
【丰富的原始资料让重塑历史成为可能】
参考资料包括大量的未出版物、几乎所有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出版物、议会文件、主流报纸、杂志、专业期刊、涉事军官与文职人员的通信与访谈。在创作期间,马德尔得到了来自英国海军部、陆军部、空军部、内阁的大量帮助。英国海军将领的亲眷也为其提供了大量资料。
【一场战争背后的另一场战争】
英国是民选政府,民意能够对国家决策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海军政策更不会凭空诞生。在《英国皇家海军: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中,马德尔对英国海军思想的幕后及重要岗位上的人物进行了关注,并对个人特质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历史施加影响进行了研究。这些对他来说就是一场战争背后的另一场战争。
【阅读小说般的精彩体验】
马德尔深谙欧洲文化,一直将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福斯爵士(Sir Charles Firth)的格言“讲述故事的艺术是书写历史的基本要求”奉为努力的方向。除底蕴深厚、文采卓然外,马德尔还坚持用一系列经过选择的事件来构成他的叙述,并用每一个事件来分析历史人物是如何根据环境来采取行动的,这种叙事方式也使这部作品充满了阅读趣味。
作者简介
著者
亚瑟·雅各布·马德尔(1910—1980),现代皇家海军历史学家,专注于1880—1945年英国海军史研究,被誉为“核心历史学家”的领军人物。就读于哈佛大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在西方多所大学任职,获得过包括大英帝国勋章与齐斯雷金质奖章在内的无数荣誉,出版有15部英国海军史方面的著作。
译者
杨坚,生于广州,祖籍河南开封。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居美国圣迭戈。自幼喜爱军事,多年来专攻英国近现代海军史。曾在《兵器》、《现代舰船》等杂志发表多篇海军史文章,并著有《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英国战列巡洋舰》等专著。
张宇翔,江苏人,留学电子博士,主要兴趣为一战至二战期间的海军发展和战史,著有描述日德兰海战的《巨人的对决》,并译有《英国太平洋舰队》。
目录
卷
序
前言
部 费希尔时代,1904—1910
章 序幕
第二章 海务大臣费希尔
第三章 费希尔革命
第四章 海军内的争议:主要改革
第五章 海军内的争议:费希尔—比尔斯福德对立
第六章 德国海军的挑战,1900—1908
第七章 1909年海军恐慌
第八章 费希尔的退休
第二部 战争前奏,1910—1914
第九章 麦肯纳—威尔逊组合,1910—1911
第十章 丘吉尔时代,1911—1914:战争准备
第十一章 丘吉尔时代,1911—1914:决战前夕
第十二章 战前海军战略战术的演进
第十三章 1914年的英国与德国舰队
第十四章 战争来临
附录 1914年8月英德海军的无畏舰与战列巡洋舰
注释
第二卷
序
前言
部 丘吉尔—费希尔时期,1914年8月—1915年5月
第一章 军舰与人员(1914 年8月)
第二章 地中海:众多错误导致的悲剧(1914 年8月)
第三章 本土水域:挫折与失望(1914年8月—1914年9月)
第四章 三重威胁(1914年8月—1914年11月)
第五章 白厅的变革(1914年10月—1915年1月)
第六章 远洋作战(1914年10月—1914年12月)
第七章 警报和错失的机会(1914年12月—1915年1月)
第八章 寻求海上攻势(1914年8月—1915年1月)
第九章 达达尼尔战役:计划(1915年1月)
第十章 达达尼尔战役:实施(1915年2月—1915年4月)
第十一章 5月危机(1915年5月)
第二部 贝尔福—杰克逊时期:年(1915年5月—1916年5月)
第十二章 新海军部委员会
第十三章 地中海:新旧问题(1915年6月—1916年5月)
第十四章 U艇、布雷舰和水面袭击舰的重现(1915年2月—1916年5月)
第十五章 公众与舰队的焦虑(1915年12月—1916年3月)
第十六章 大舰队:警惕的等待(1915年2月—1916年5月)
第十七章 日德兰前夕(1916年5月)
原注
第三卷
序
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部 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
章 杰利科的战术:大舰队战斗训令(日德兰前夕)
第二章 日德兰:战列巡洋舰的战斗(1916年5月31日,下午5时56分前)
第三章 战列舰队的战斗(5月31日,下午5时56分—约晚上9时)
第四章 日德兰:夜间战斗(5月31日,晚上约9时—6月1日午前)
第二部 日德兰海战:余波(1916年6—11月)
第五章 日德兰:比较与反思
第六章 日德兰:评价(1916年6—7月)
第七章 日德兰之后的改革(1916年6—9月)
第三部 阶段的结束(1916年8—12月)
第八章 日德兰之后的大舰队(1916年8—11月)
第九章 贝尔福-杰克逊时代的结束(1916年11—12月)
附录A 大舰队序列
附录B 德军舰队序列
注释
第四卷
序
前言
部 海上战争的危机:杰利科—卡森时期(1916年12月—1917年7月)
章 背景:海军航空兵的兴起
第二章 贝蒂的大舰队
第三章 新战略与新人:普勒斯与白厅(1916年12月—1917年1月)
第四章 激战U型潜艇(1916年12月—1917年4月)
第五章 反潜战的失败(1917年2月—1917年4月)
第六章 商业护航队的建立(1916年12月—1917年4月)
第七章 劳合·乔治访问的后果(1917年5月—1917年7月)
第二部 退潮:杰利科—格蒂斯时期(1917年7月—1917年12月)
第八章 海军部的变革(1917年7月—1917年10月)
第九章 进攻方案(1917年7月—1917年12月)
第十章 护航队在行动(1917年7月—1917年12月)
第十一章 本土水域:一场灾难(1917年10月—1917年12月)
第十二章 杰利科离职(1917年12月)
注释
第五卷
序
前言
部 维密斯-格蒂斯体制,1918年1—11月
章 海军决策者们
第二章 地中海问题
第三章 本土水域:拦阻网和封锁行动
第四章 击败潜艇
第五章 英美海军关系(1917年4月—1918年11月)
第六章 大舰队:不确定性和失去的机会(1918年1—6月)
第七章 终结算(1918年7月—1918年11月)
第二部 后续,1918年11月—1919年6月
第八章 分歧和改革
第九章 海军政策:不确定性和新的对手
第十章 对德海军协议
第十一章 诸神的黄昏(1919年6月21日)
第十二章 对这一时代的反思
参考书目
注释
附录
前言(第五卷节选)
……
如今,《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这部五卷本著作已经在海军历史学家圈内被确立为“核心作品”,并成为很多分析或批判的起点。马德尔对其观点的表述一直十分明确,且他基于自己观点进行争论时的态度和其他同行一样坚定。但与此同时,他从不认为自己的结论就是终结论。在与很多熟识马德尔的人士讨论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谦虚是马德尔的突出品质之一。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他的名声与地位已经上升到极其崇高的程度,而这一成就完全出自他坚实的学术信仰,以及他在学生时期接受的堪称行业中完善的训练——上述训练主要在哈佛大学完成,正是在这里,马德尔先后取得了所有学位。马德尔从未接受过海军或军事史方面的训练或教育。恰恰相反,国际关系史,以及法、俄、日三国历史才是他当初的学术兴趣所在。在对19世纪末英国治国方略和国家安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逐渐涉及英国海军历史这一方面……马德尔特别擅长从不同人物性格之间存在的关系来描述历史。换言之,他发掘了历史中“人”的维度。由此,他得以跳出主流学术叙事倾向的旧窠。在基本层面上,历史研究的主流方法要求对相关课题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从而得出主流论调,进而指出其数据缺陷或缺失,探寻现有研究文献的缺点,找出其偏见或其他缺陷;之后提出新论点,或至少对主流论调进行修正,并指出新证据或对旧有证据进行重新解读。这种架构进而形成流传已久的范式,而且在社会科学方面,该范式得到了更为正式的接受……无疑的是,马德尔并不拘泥于这种范式。他更倾向于将“历史”演绎为“人的历史”,并试图在一部宏大巨著中编织出其深藏的论点。在这样一部巨著中贯穿始终的“金线”,才是马德尔试图追寻的论点。另外,马德尔又善于组织各类文档,并在寻找论据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巨细无遗。读者或许注意到了马德尔曾经表现出的自满倾向……他引用了海军报人阿奇博尔德·赫德(Archibald Hurd)若干年前所写的一个论断,然后自称在本书所描述和分析的事件发生50—60年后终于能够得到“真正的精炼物”,并将其披露于世。
因此,意料之中的是,近很多海军历史学家将马德尔视为“核心历史学家”中的领头羊,而这些“核心历史学家”里亦不乏马德尔同时代甚至或晚或近的学者。在确定了马德尔教授的主要论调、学术研究覆盖范围、文献使用上的缺陷以至盲点(对于所有历史学家而言,这都在所难免)之后,后进的相关课题研究人员才能确立各自的学术立场,对论据进行深入讨论,并得出结论。这不仅是历史学者的学术生活,也是很多其他学科学者的学术生活。讽刺的是,虽然马德尔作为学术巨匠的地位因此稍显逊色,他所给出的批判却在由此造成的断崖处闪闪发光。对历史的修正主义解读往往导致人对其再次回顾的某部作品重新给出评价,这一事实本身并无不公。但如此一来,那些曾经攻击马德尔的作品无疑也需要得到再次回顾和评价。
……笔者认为有必要指出的是,当马德尔逝世时,其同辈学者和批评家均给予了他高的职业评价。罗纳德·列文(Ronald Lewin)在评论《老朋友,新敌人》卷时写道(刊载于《泰晤士时报》1981年3月9日刊):(这名教授) 能成为20世纪皇家海军历史研究方面的卓越学者一事本已超乎寻常,更令人惊讶的是其成就唯有马汉将军这个先例可比。“然而,马德尔的研究更是伴随着一连串闪耀的出色特质,其中若干特质不仅未曾体现在马汉身上,而且至少没有体现在其英国学术竞争对手身上。后一群体中(即那些英国学者),史蒂芬·罗斯基尔上校在各个方面都堪称翘楚。马德尔把纷乱的事实聚集起来,并将其编织为易于理解的图案,就如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工程兵们几乎在一夜之间,从太平洋沿岸的岛屿上用推土机清理出机场跑道一般。马德尔无止境的学术能量在作品中以一种运动员式的活跃开朗展现出来。在将口述史料合理用于学术目的这方面,无人能出其右。此外,容易表达赞扬的倾向也从未阻止他辨认出某个人在从事战争时的冲动丑恶,比如‘就像发怒的猩猩’‘在天堂前耍弄如此荒诞的诡计’‘仿佛有意使天使落泪’。”泰勒则在《观察家》上写道(刊载于1981年8月30日刊):“亚瑟·马德尔在其作品(《老朋友,新敌人》卷)前言中写道:‘我在研究和作品中从未引入过任何历史理论,也从未得出任何惊人的结论。我只是一名叙事历史学家。我希望讲述事件并出色地完成讲述,同时自由地灌输进人的因素。’就让我们把这几句话作为这位伟大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我的挚友的墓志铭吧。”
……
巴里·高夫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
添加隐藏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