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1
6.5折
原价¥314.0

收藏
套装共3册新思文库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欧洲之门+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彼得麦克菲 法国大革命的全景历程新标准讲述里程
担保交易,安全保证,有问题不解决可申请退款。
商品属性
汤臣卓亚图书专营店
汤臣卓亚图书专营店
本商品由 汤臣卓亚图书专营店 提供技术支持并发货!
进店逛逛

买家常见问题解答(必看)

商品详情
用户评价
交易规则


书名:新思文库精品国别史(套装共3册)

定价:314.00元

作者:帕特里克贝尔福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71185T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1. 奥斯曼帝国史,即土耳其的古代、近代史,是我们了解世界近现代变迁必不可少、又常常忽略的一块拼图。奥斯曼帝国的国运兴衰,强时称霸欧洲,弱时被欧洲赶超、欺凌,加上地处“世界的十字路口”,使得土耳其成为理解近代全球力量变迁绝好窗口。从这里,你在了解土耳其自身的同时,也将从另一个视角理解现代欧洲和现代中东的形成。

2. 历史读者的感官盛宴!本书作者曾受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称赞,说作者兼为“形象刻画的大师”和“叙事写作的大师”。《奥斯曼帝国六百年》作为作者的生涯收官之作,诠释作者的大师文笔。傲视欧亚群雄的伟大苏丹,被守旧势力烧死在塔楼中的维新大臣……洋洋洒洒的奥斯曼历史,在作者的笔下鲜活起来。

3. 土耳其时政局势动荡,牵动欧亚两洲乃至全世界的神经。这个地处欧洲和伊斯兰世界之交,背负数百年奥斯曼帝国传统的国家,为何如此重要?这部奥斯曼帝国通史将给你答案。

4. 土耳其旅游访古、感受风情的读物。土耳其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国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这本书让你不再对土耳其一无所知,你将对伊斯坦布尔的街巷、伊兹密尔的古城、地中海岸的秀丽风光都有不一样的亲切。

5. 你是否是诺奖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粉丝?那么《奥斯曼帝国六百年》也将让你一见如故!这是《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白色城堡》等书背后的历史布景。

6. 土耳其与中国同为亚洲文明古国,到了近代又一同沦为欧洲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大潮中的落后被欺者。近代的土耳其史称“西亚病夫”。是什么导致了中土两国的相似命运?了解土耳其的历史命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近现代世界。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1. 立足东西方文明断层线上的乌克兰大地,看帝国起落、东西方文明交汇冲突

乌克兰地处欧亚之间,是东方和西方间的门户。这片土地是游牧与定居、东方与西方、帝国与帝国间的接触点,是不断变动的边界相互作用的产物。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斯拉夫人、维京人、蒙古人、土耳其人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从古到今的帝国在此谈判,也争夺这里的土地和财富。历史往往从大国、胜者的角度书写,而通览“欧洲之门”的历史,能脱离以某个东方或西方大国为依归的观念,用边境之地的视角,重新审视帝国的起落和东西方的相遇。

2. 从希罗多德时代直到今日,少有的完整乌克兰通史

《欧洲之门》虽为理解当下政治危机的动机所驱动,却是着眼于2000年这样一个长时段的完整历史。因为作者浦洛基认为,要理解当今乌克兰局势及其对世界的冲击,就需要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考察,也就是从乌克兰边境身份、民族身份的起源和发展开始考察。虽然一时一地的政治过程很重要,但地理、和文化是更的因素,长期而言有更大的影响。正是通过从希罗多德时代至今的长时段考察,浦洛基回溯了定居人口与游牧人口的相遇,以及存续至今的欧洲东西部政治文化差异。

3.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缜密、慎重书写故国历史

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在欧洲、北美治学数十年,深耕东欧政治、思想、国际关系史,曾获众多学术与写作奖项。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的时候,他就在500千米外的大学教书。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从学术高度看,浦洛基都极有资格书写这样一部通史。今日,乌克兰大地再次动荡的时候,他向历史寻求对当下的洞见,以史学家的缜密和慎重,写下故国两千年的历史。

4. 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看清东欧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

2013年底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再度对立,一场新冷战的阴霾似乎正在迫近。乌克兰成为地缘政治的焦点,人们对这一欧洲面积大国却知之甚少。乌克兰危机的起因是什么?历史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是什么让乌克兰人不同于俄罗斯人?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到底应该属于谁?为何乌克兰采取的行动会造成巨大的国际震动?如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所言,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围绕乌克兰的冲突与动荡。浦洛基的这本乌克兰通史,正是了解东西方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指路标。

5. 学术过硬,叙事明晰,广受主流媒体、学界赞誉。

面对当前围绕乌克兰的动荡,浦洛基采用着眼当下的明晰写法,使《欧洲之门》成为学者、决策者、大众理解冲突、做出决策的重要参考。这部罕有的乌克兰通史“缜密、慎重,却充满热情”(哈佛大学叶礼庭语),《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称之为“了解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不可少读物”,英国《经济学人》赞其为“可佩的乌克兰新史”,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更称之为“了解乌克兰历史与现状的重要指南”。

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1、写在21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全历程通俗解读。墨尔本大学法国史、总督学的生涯集成之作,《出版人周刊》评论说它“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标准讲述”。这是在全球化、意识等背景下写就的法国大革命通史。

2、一部社会变革启示录,故事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古往今来一代代思想家、政治家、智识读者从法国大革命中读到了变化时代的应对之道。《自由与毁灭》提供了一个更新、更好读的大革命通史,在深入思想讨论之前,先了解一下历史吧!

3、宏观历史和个人故事书写的结合。书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大革命的进程,也会从罗伯斯庇尔、路易十六的王室家人、乡下的教士、逃离巴黎的女画家、奥尔良纺织女工口中得知革命对他们的实际生活、事业的冲击。

4、2019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230周年,《自由与毁灭》是应运而生一本新通史。《自由与毁灭》不再关注革命中的斗争、革命的正义性;它转而关注今天热议的问题,平等、权利、国际关系、社会改革与不满、环境……法国大革命过时。

5、随书附赠36张法国大革命人物精美笔记卡,包括了罗伯斯庇尔、路易十六、玛丽·安托瓦内特、马拉、拿破仑等革命风云人物,并标明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派别。另有历史地图和24页说明性彩插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土耳其人拥有草原民族一贯的凌厉作风,而他们的灵活与包容则在那个时代独树一帜。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

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的冲击。在欧洲,奥斯曼帝国在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建起新的繁荣,被汤因比称为“罗马帝国的第五次复兴”;在亚洲,它再现阿拉伯帝国的辉煌,带领伊斯兰世界回归了团结与强盛。这一切,使得奥斯曼帝国在那个帝国时代无往不利,成为“三洲两海、东方西方、世界伊斯坦布尔的主人”。

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从此,“胜利”愈发成为一种奢望:奥斯曼帝国在军事、制度、科技上都被欧洲赶超了。帝国尝试过种种维新道路,新与旧的交锋异常残酷,一些大臣甚至苏丹为了改革事业献出了生命。

帝国的改革亦步亦趋,而世界近代的帝国主义争夺和民族独立运动却来得迅猛。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祖国的影子,也找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的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补足了拼图上缺失的一块。

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法国大革命从未远去。

人类世界在“世界近代”的几个世纪经历了猛烈而持续的变迁,如果把这段历史视作一次火山爆发,那么法国大革命就是那火山口,是波及全世界的种种解放与毁灭之力的原爆点。

《自由与毁灭》用生动的历史细节,再现了法国大革命全历程的动荡起落。1789年,法国大革命在多重政治社会危机中爆发,也释放了积蓄多年的底层力量与不满。旧制度、旧文化,在一阵如同旋风闪电一般的改革中土崩瓦解。法国大革命没有一贯的,三级会议、国民议会、国民公会、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专政、督政府……每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攸关生死的权力洗牌,是在历史中有无穷回响的政治原则之争。

《自由与毁灭》也用新的历史角度和清晰度呈现这场革命,从浩如烟海的尘封档案中打捞出鲜活的历史记忆,把个人故事与政治大势编织在一起。所谓“革命”,法国的城市、农村、战场、殖民地都在发生什么·不同的法国人又如何适应变革,顺应变革·10年间,革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为许许多多革命者画了肖像。政局变换,这些革命者有的成了“烈士”,有的成为“叛徒”被推上断头台,也有的发动政变,成了新贵。住在巴黎的巧克力女匠人波利娜·莱昂,参加过喜气洋洋的革命庆典,领导过反对国王和支持女权的示威,而在平常日子里她天天排队领取少得可怜的配给面包。黑白混血儿亚历山大·仲马原本注定一生为奴,大革命敞开的机会之门让他能够成为军官,在革命军队里建功立业。……变革降临在所有人身上。

我们至今依然生活在法国大革命的遗产之中。它塑造了人类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法律、权利乃至人之存在的认识。两百余年来,不断有人宣布法国大革命“过去了”,“完结了”;但又不断有人民要再次探寻法国大革命理念的实现之途,或许也再次经历血与火的考验。《自由与毁灭》在沿袭前人的史学传统和问题意识的同时,也是在新世纪的变革浪潮、全球化、意识等背景下写就。这本书“将成为今后数年中法国大革命的一份标准讲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序 幕 001

部分 帝国的黎明 011

章 013

章 030

第三章 042

第四章 065

第五章 079

部分 新拜占庭 091

第六章 093

第七章 109

第八章 126

第九章 141

第十章 162

第三部分 帝国之巅 183

第十一章 185

第十二章 196

第十三章 207

第十四章 229

第十五章 247

第十六章 263

第十七章 279

第四部分 衰败之种 301

第十八章 303

第十九章 330

十章 350

十一章 372

十二章 385

十三章 398

第五部分 死敌俄罗斯 423

十四章 425

十五章 436

十六章 445

十七章 454

十八章 469

第六部分 改革的时代 497

十九章 499

第三十章 525

第三十一章 549

第三十二章 571

第三十三章 584

第三十四章 609

第三十五章 629

第七部分 末代苏丹 651

第三十六章 653

第三十七章 669

第三十八章 694

第三十九章 716

第四十章 732

后 记 753

附  录 奥斯曼帝国君主列表 767

参考书目 768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导 言 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第一卷 黑海边境

第1章 世界的边缘

第2章 斯拉夫人的到来

第3章 第聂伯河上的维京人

第4章 北方拜占庭

第5章 基辅的钥匙

第6章 蒙古治下的和平

第二卷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

第7章 乌克兰的诞生

第8章 哥萨克人

第9章 东方的变革

第10章 大叛乱

第11章 分 裂

第12章 波尔塔瓦的裁决

第三卷 帝国之间

第13章 新的边界

第14章 起源之书

第15章 多孔的国界

第16章 前 进

第17章 未完成的革命

第四卷 世界大战

第18章 一个国家的诞生

第19章 破灭的梦想

第20章 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

第21章 斯大林的堡垒

第22章 希特勒的“生存空间”

第23章 胜利者

第五卷 独立之路

第24章 第二个苏维埃共和国

第25章 再见,列宁

第26章 独立广场

第27章 自由的代价

结 语 历史的意义

致 谢

附录A 大事年表

附录B 乌克兰主要历史人物表

术语表

延伸阅读

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中译本序

导言

第一章拼凑起来的权力和特权:18世纪80年代的法国

第二章知识界的骚动

第三章处置不当的危机,1785—1788年

第四章人民革命,1789年

第五章改造国家,1789—1790年

第六章革命的凯歌,1790年

第七章基督之家的解体:宗教分裂与国王出逃,1790—1791年

第八章恐惧和愤怒,1791—1792年,以及二次革命

第九章处在十字路口的共和派,1792—1793年

第十章自由还是灭亡:动乱时期的抉择,1793年

第十一章“恐怖直到和平为止”,1793年7月至10月

第十二章拯救美德共和国,1793年10月至1794年4月

第十三章恐怖、胜利和倒台,1794年4月至7月

第十四章解决纷争:热月政变,1794—1795年

第十五章社会中有资本的人,1795—1797年

第十六章伟大国家与其敌人,1797—1799年

第十七章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大事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中译本序

导言

章拼凑起来的权力和特权:18世纪80年代的法国

第二章知识界的骚动

第三章处置不当的危机,1785—1788年

第四章人民革命,1789年

第五章改造国家,1789—1790年

第六章革命的凯歌,1790年

第七章基督之家的解体:宗教分裂与国王出逃,1790—1791年

第八章恐惧和愤怒,1791—1792年,以及二次革命

第九章处在十字路口的共和派,1792—1793年

第十章自由还是灭亡:动乱时期的抉择,1793年

第十一章“恐怖直到和平为止”,1793年7月至10月

第十二章拯救美德共和国,1793年10月至1794年4月

第十三章恐怖、胜利和倒台,1794年4月至7月

第十四章解决纷争:热月政变,1794—1795年

第十五章社会中有资本的人,1795—1797年

第十六章伟大国家与其敌人,1797—1799年

第十七章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大事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英]帕特里克·贝尔福,第三任金洛斯男爵(1904—1976),苏格兰历史学家、作家、记者。

1925年,贝尔福从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开始了记者和专栏作者生涯。1940年,次世界大战爆发,贝尔福作为子弟,加入了英国空军,在情报部门工作。1944年到1947年,贝尔福赴英国驻开罗任职,总管宣传部门,从此开启了他与中东、土耳其的不解之缘。

1947年之后,贝尔福回到自由职业。终其一生,贝尔福不是在伦敦居住,便是在中东游历,成为中东事务和历史的专家。1952年,贝尔福受英国政府委托,写作了一部经典而极富争议的土耳其国父传记,即《阿塔图尔克:一个国家的》。此后他还创作了一系列历史作品,包括《希腊肖像》(1956)、《埃及肖像》(1966)、《两海之间:苏伊士运河的建造》(1968)、《摩洛哥》(1971)、《圣索菲亚大教堂:一部君士坦丁堡的历史》(1972)等。贝尔福深知,这些书其实都是对奥斯曼帝国昔日江山的局部写照。在他生涯的后,贝尔福终于能够以一部《奥斯曼帝国六百年》(1977)交代自己对中东大地的一生热爱。这本书于贝尔福去世后一年出版。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美]浦洛基(Serhii Plokhy)

哈佛大学乌克兰史、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切尔诺贝利:一场核灾难的历史》等十余部专著,所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乌克兰研究学会著作奖、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

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澳]彼得·麦克菲(PeterMcPhee)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荣休,法国大革命研究的前沿学者,曾任墨尔本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和墨尔本大学总督学。从巴黎、波尔多、马赛的各大档案馆,到流传着历史记忆的法国小村,麦克菲在研究生涯中曾走遍了法国的每个角落。著作包括《罗伯斯庇尔:革命的一生》《亲历法国大革命,1789—1799》《农村的政治生活:法国乡村的政治变迁,1846—1852》等等。《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麦克菲总结学术生涯的一部通史著作。

我们曾问过麦克菲先生:为什么您一个澳大利亚人会以法国革命为学术志业·

他回答说:与法国的距离感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角,我们不会像英国人或美国人那样在革命的立场上站队,更喜欢从全球的视角来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另外,法国人也是大洋洲的发现者和殖民者,大革命也波及了大洋洲。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想要恰到好处地呈现目标主题,需要两种天赋:作者是形象刻画的大师,也是叙事写作的大师。金洛斯勋爵在这两方面的技艺都炉火纯青。

——世纪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对作者的评价

关于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帝国之繁荣兴旺和缓慢衰败的再分析……文笔富有魅力和卓见。

——J. C. 赫尔维茨(J. C. Hurewitz,1914—2008),美国杜鲁门总统内阁政治分析师,哥伦比亚大学中东研究院院长

一幅绵延六世纪的宏伟画卷……这本书应该被每所大学纳入“伟大的书”榜单。

——《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围绕乌克兰的冲突与动荡。要了解乌克兰的历史与现在,恐怕没有比浦洛基这本书更好的指南了。

——美国《外交事务》

★可佩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将乌克兰的过往细细道来,树立了指向未来的路标。

——英国《经济学人》

★、动人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的可靠研究极有助于学者、决策者、大众理解当前乌克兰的复杂局面。

——诺曼·奈马克(Norman M. Naimark)

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欧研究

★这是着眼于当下的历史,正是我们当前所亟须的。若想理解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未来的冲突,就应当读一读浦洛基这本缜密、慎重却充满热情的乌克兰通史。

——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内容丰富、细腻,常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洞见,用不长的篇幅讲清了乌克兰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学术过硬,叙事明晰,是了解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可少的读物。

——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 Montefiore)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浦洛基先生以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用通俗的语言呈现了2000多年来发生在乌克兰土地上的历史图景。对于争议性问题,他没有回避,立场也比较客观中允。

全书内容起自希罗多德时代,终于苏联解体和俄乌冲突,所述历史时段之长超越了以往的同类著作,对乌克兰各地区不同族群的历史变迁做了立体化、全景式的描述,史实详尽。《欧洲之门》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历史著作。

——赵会荣

中国社科院俄欧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

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彼得·麦克菲这部法国大革命通史,谋篇布局立意高远,别具一格;内容表述张弛有度,充满新意;文字叙说鲜活生动,雅俗共赏。而我印象深刻并深以为然的是:这部引人入胜的皇皇巨著在探究200多年前爆发的这场改变欧洲乃至世界的革命时,不仅充彻现实关怀,而且凸显全球视野。

——吕一民,浙江大学历史系

一部出自法国大革命的世界知名学者之手的综合之作。

——谭旋(TimothyTackett),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路易十六出逃记》作者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品有很多,虽然佳作甚繁,但是没有一部像本书一样新近而通俗的。这是值得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们庆祝的事。

——《图书馆杂志》

麦克菲用高超的技巧清晰讲述了现代史上这个极为复杂的事件……这本书将成为今后许多年里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标准讲述。

——《出版人周刊》

《自由与毁灭》的出版是法国大革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任何对法国大革命感兴趣的人一读。

——《现代史杂志》

清晰易读,不管是正文,还是极为丰富的参考文献,都将对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学者大有助益。

——《跨学科历史研究杂志》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第十二章】(节选)

1520 年,苏莱曼登基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此时也恰逢欧洲文明的历史转折点。封建制度奄奄一息,中世纪晚期的黑暗正逐渐被文艺复兴的璀璨光芒所取代。在拥有杰出个人能力的年轻君主的带领下,更加成熟而文明的国家正在崛起。16 世纪属于查理五世(Charles V)和哈布斯堡王朝、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和法国的瓦卢瓦王朝(Valois)、亨利八世和英格兰的都铎王朝。现在,这三位强大的君主又有了一位可以与他们匹敌的同侪——被誉为“所罗门”的26 岁的苏莱曼苏丹。

在西方世界,苏莱曼将成为基督教世界权力制衡中的重要一环;在东方的伊斯兰世界,他将获得巨大的荣耀。在穆斯林的眼中, “十”是个祝福的数字:人有十根手指、十根脚趾和十种感官, 《古兰经》分为十个部分,《五书》(Pentateuch)中有十诫,先知穆罕默德有十个门徒,伊斯兰教的天堂里有十重天,由十位天使守护其中。而苏莱曼正好是奥斯曼帝国的第十位苏丹,他的统治又开始于伊斯兰教历(Hegira)中第十个世纪的开端。东方世界传统上认为,每个世纪之初时都会崛起一位伟人,而苏莱曼就是这样一位伟人,他是“数字的之人”,是天堂来的天使。

由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穆罕默德二世发动的后续征服战,西方国家不得不认真对待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攻势。它们意识到,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不是暂时的,它们同时动用军事和外交两种手段来加以应对。对意大利的各个国家来说,奥斯曼人的潜在威胁和有关与奥斯曼人的秘密联盟的谣言成了十分有用的外交武器。在这个宗教狂热的时代,有很多人相信土耳其人的入侵将是对欧洲人罪孽的神圣审判。有些地方会每天敲响“土耳其钟”,提醒虔诚的人们到了忏悔和祈祷的时间。十字军的种种传说预言道,土耳其人将会一直打到圣城科隆(Cologne),但他们会在那里被一位基督徒皇帝——而不是教皇——击败,并且一直被赶到比耶路撒冷更遥远的地方。当查理五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很多人声称他就是这位传说中的基督教世界的英雄。

由于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联姻和恰逢其时的死亡事件,查理五世的帝国疆域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覆盖了尼德兰、德意志、奥地利和西班牙。它还包括了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王国以及位于墨西哥和秘鲁的据点。查理五世继承的奥地利领土与土耳其人的威胁只隔了一道阿尔卑斯山;而在苏莱曼的统治下,土耳其人的威胁将与日俱增。

尽管查理五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土耳其人的威胁,他眼下却有一个更为直接的敌人:法国的弗朗索瓦一世。他正是在竞争中击败了弗朗索瓦一世,才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就在苏莱曼刚刚登基不久,查理五世就与弗朗索瓦一世公然开战。查理五世的野心是把西方的基督教世界都统一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之下,而法国是这一梦想的一大障碍。它隔开了查理五世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领地,威胁到了对他的军事安全和贸易繁荣而言都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此外,法国还打乱了他在意大利北部的安排。在这里,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一直就边界问题争吵不休。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基督教世界的两大强权相互对立。这样一来,穆斯林就并不总是基督教国家共同的敌人,反而经常成为潜在的受到欢迎的盟友。

此时的弗朗索瓦一世发现了这个道理。尽管他曾经鼓吹由教皇组织针对土耳其人的十字军东征,弗朗索瓦一世很快就开始寻求土耳其人的支持。这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哈布斯堡王朝。基于双方的政治利益,他秘密地促成了这个“亵渎神明的百合花与新月的同盟”。他一开始十分奸诈地企图不让基督教世界发现这一同盟。可是,尽管有中断和波折,这个同盟终竟然延续了300 多年。苏莱曼多次资助弗朗索瓦一世,曾在1533 年为他提供了10 万枚达克特金币的援助,帮助他联合英格兰和德意志一同反对查理五世。两年之后,弗朗索瓦一世又要了100 万枚达克特金币的资助。他曾经向威尼斯的使者坦承,他认为奥斯曼帝国是能够让欧洲诸国在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威胁下存活下来的力量。

每当查理五世指责弗朗索瓦一世的亲穆斯林态度时,弗朗索瓦一世都会公开许诺加入十字军圣战,接着又通过他在伊斯坦布尔的特使为这一表态开脱。精明的苏丹接受了他的解释,因为他很清楚,法国人十分需要奥斯曼人的帮助,而他自己的外交政策也是围绕着这一基石展开的。于是,在16世纪,苏莱曼扮演了平衡欧洲局势的角色,而这一角色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外交上,都提高了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和威信。

为了适应其蒸蒸日上的国际地位,奥斯曼人发展出一套情报体系,使其可以随时了解西欧发生的大事和趋势。他们的主要消息来源是威尼斯人。尽管威尼斯人的权势在这个世纪里不断衰落,但他们仍然活跃在欧洲的各种事务之中,而且在苏丹的宫廷里还有一名常驻的代表。反过来,他们也向西方人报告苏莱曼的个性和所作所为。

有关这位新苏丹的早期记录,来自一位威尼斯使者巴多罗米欧·孔塔里尼(Bartholomeo Contarini)。他在苏莱曼登基后几星期写道:“他今年25岁,个子很高,瘦而结实,表情柔和。他的脖子有点太长,脸有点太瘦,还长了个鹰钩鼻子。他的唇上留着一点胡子,下巴上也有一撮小胡子。不过,他的相貌还是让人感到愉快,尽管肤色略有些苍白。据说,他是一位睿智的君主,热爱学习,所有人都期望他的统治会带来好日子。”苏莱曼曾在伊斯坦布尔的宫廷学校接受教育,青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接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宫廷的日常事务。他也了伊斯坦布尔和埃迪尔内(Edirne,即阿德里安堡)人民的尊敬和喜爱。

担任过三个行省的总督,因此对行政事务也很在行。就这样,他成长为一个既有开阔眼界又有实务才能的治国之才。他不仅是一名实干家,并且还十分优雅而有文化气息,无愧于他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另外,他还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这塑造了他善良而包容的性格,在他身上一点也找不到其父的那种狂热。重要的是,他十分看重自己作为“虔信者的统领”( Commander of the Faithful)的身份。像他的祖先一样,他也信守加齐传统,因此从他即位伊始,他就想要让基督徒领教自己的军事能力。他的父亲塞利姆主要在东方建功立业,而他想要征服西方。

在西方,苏莱曼的扩张眼界比他的祖先征服者穆罕默德还要广阔。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着迷的苏莱曼像伊斯坎德(Iskander) 一样,想要建立一个一统东西方土地和人民的大帝国。为了建造一个可以与亚历山大帝国比肩的世界帝国,他就让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突破东欧的边缘地区,延伸到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地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咄咄逼人,想要成为“时代之主”, 让奥斯曼君主在他面前黯然失色。而苏莱曼则决心在中欧地区对抗他,击败他,夺取他的土地。苏莱曼的战略是海陆并进。在陆地上, 他的目标是充当哈布斯堡王朝领地屏障的匈牙利王国;在海上, 他的目标是基督徒控制的岛屿以及西班牙和北非的海岸线。他直接的目标正是征服者穆罕默德未能夺取的目标——贝尔格莱德城和罗得岛。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导言: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苏格兰人和其他一些民族常常夸耀哪些书籍肯定了他们对塑造人类历史做出的贡献,乌克兰人也许同样有理由为自己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而自豪。1991年12月,乌克兰公民纷纷涌向投票站,选择了独立。那时在乌克兰发生的事件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也确实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乌克兰公投之后一个星期,强大的苏联就解体了,美国总统乔治·H. W.布什随之宣布西方在漫长而艰难的冷战中取得了后胜利。

乌克兰下一次出现在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是2004年。这一年,身着橙色衣衫、情绪高昂的群众挤满了基辅的广场与街道,要求举行公平的选举。他们终达到了目的。由于这次“橙色革命”,从塞尔维亚到黎巴嫩,从格鲁吉亚到吉尔吉斯斯坦,诸多国家发生的撼动威权统治的革命都被称为“颜色革命”。颜色革命并未改变后苏联时代的世界,但它们留下了遗产,也留下了终将改变的希望。接下来,乌克兰人又在2013 年的11 月到12 月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再次走上基辅的大街,支持国家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此时正值欧盟各成员国对联盟的热情降至低点,乌克兰人却不顾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在街上游行、坚守,令西欧和中欧国家的公民们感到震惊和鼓舞。

2014 年年初,乌克兰国内形势出现了意外而悲剧性的转折。抗议者与政府部队之间发生了暴力对抗,将先前抗议中那种热烈得近乎街头狂欢的气氛一扫而空。2014 年2 月,就在电视台摄像机镜头的全程记录下,防暴警察和当局的狙击手向抗议者开枪,导致数十名亲欧盟抗议者死伤。这样的画面震惊了世界。同样令人目瞪口呆的还有2014 年3 月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企图,以及同年春末莫斯科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策动的混合战。这一年7 月,亲俄的分离主义者更是将这场俄乌冲突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国际冲突。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对欧洲和国际事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致政客们开始谈论“为欧洲的未来而战”和回到冷战的话题,而在1991 年,这里正是冷战宣告落幕之地。

乌克兰危机的起因是什么?历史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是什么让乌克兰人不同于俄罗斯人?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到底应该属于谁?为何乌克兰采取的行动会造成巨大的国际震动?近年来, 这些问题被一再提出,理应得到的解答。要理解当今乌克兰局势及其对世界的冲击背后的各种趋势,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考察。粗略地说,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任务。我写作这本书,正是希望历史能为我们提供对当下的洞见,进而影响未来。无论是预测当今乌克兰危机的结局及其长远影响,还是预测作为一个国家的乌克兰的将来,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将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在历史中漫游仍有助于我们从每日新闻的密集轰炸中找到意义所在,并能让我们在面对事件时深思熟虑,从而改变事件的后果。

本书在“长时段”尺度上呈现乌克兰历史,内容起自希罗多德时代,终于苏联的解体和当下的俄乌冲突。乌克兰和法国国土面积差不多大小,现拥有接近4 600万人口,其历史上的过客更是数以亿计。如何才能将它超过千年的历史浓缩到短短数百页的篇幅之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所取舍,这也是历史学家的一贯做法。然而历史学家们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现代乌克兰史学的奠基者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是本书中将会出现的一个人物。哈佛大学的乌克兰历史教席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赫鲁舍夫斯基将他的研究主题视为一个起自渺茫远古并历经繁荣、衰落和复兴的民族的历史,其复兴的顶点则是乌克兰国家在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之后的创生。

乌克兰历史在赫鲁舍夫斯基的手中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然而他的许多批评者和继承者对他的方法提出了疑问。赫鲁舍夫斯基的学生们侧重乌克兰国家的历史;苏联历史学家将乌克兰历史描述为一部斗争史;一些西方作者强调乌克兰的多族群特征;而到了今天, 越来越多的学者则转向了跨民族研究。这些后起写作潮流对乌克兰和其他民族历史的处理方式对我的历史叙事有所影响。晚近史学中的文化转向以及身份认同史研究也为我提供了养分。我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当代主义的,对此我并不避讳,但我也力争不用现代的身份认同、归属、观念、动机和情感等概念来曲解过去的历史。

本书书名中的“欧洲之门”当然是一个隐喻,但这样的命名并非无关紧要,也不应被视为一种营销的手段。欧洲在乌克兰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乌克兰在欧洲历史上同样如此。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的西缘,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在某些时代,战争和冲突会导致“门户”的关闭,此时乌克兰就是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一道屏障。而在乌克兰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门户是开放的, 此时的乌克兰就成为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桥梁,促进着民族、商品和思想的交流。在漫长的岁月中,乌克兰也充当了各大帝国——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的谈判地点(以及战场)。在18 世纪,乌克兰被圣彼得堡、维也纳、华沙和伊斯坦布尔轮流统治。到了19 世纪,乌克兰的统治者就只剩下了前两个。20 世纪上半叶,莫斯科成为大部分乌克兰土地上唯一的高统治者。每个帝国都对乌克兰的土地和财富提出要求,在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群特征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同时也帮助塑造了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和民族气质。

民族概念是本书的重要分析范畴和叙事要素,却并非全部。它与变动不居的欧洲概念一起界定了这一叙事的性质。本书讲述的乌克兰历史的地理边界是由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民族志学者和地图绘制者确定的,常与当今乌克兰国家的边界重合,但并非一直如此。从中世纪基辅人国家(在史学界被称为“基辅罗斯”)直到现代民族主义兴起,各种观念和身份概念将这些土地联系在一起。本书追随这些观念和概念的发展脉络,解释现代乌克兰国家及其政治民族的起源。在这一过程中,本书将乌克兰族视为乌克兰人口构成中大的民族,也将之视为现代乌克兰民族和国家创生的主要驱动力,但也没有忽视乌克兰的少数族群,尤其是波兰人、犹太人和俄罗斯人,并认为多族群、多文化的现代乌克兰民族尚在形成之中。乌克兰文化向来都与其他文化共享生存空间,在其早期更是在“他者”的夹缝中生存。乌克兰社会拥有跨越内部及外部边界并获取这些边界所创造的身份的能力,这种能力构成了本书所呈现的乌克兰历史的主要特征。

外部和内部的政治过程可以为历史叙述提供一个很方便的框架,然而在本书的写作中,我发现地理、和文化是更为的元素,因此就长期而言有更大的影响。从“长时段”文化趋势的角度来看,当代乌克兰是两条移动中的边界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条边界由欧亚大草原和东欧稀树草原的分界线确定,另一条则由东方基督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分界线确定。条边界还是定居人口与游牧人口之间的分界线,并终将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分隔开来。第二条则要回溯到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对罗马帝国的分裂,是存续至今的欧洲东部和西部政治文化差异的标志。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特征在这两条边界的移动中产生,并成为当代乌克兰身份的基础。

不讲述乌克兰各地区的故事,就无法讲述整个乌克兰的历史。边界移动造成的文化与社会空间从来不是同质化的。作为国家与帝国的疆界在由乌克兰族群边界所确定的土地上移动。各不相同的文化空间在这样的移动中被创造出来,成为乌克兰各地区的基础。这些地区包括被匈牙利人统治过的外喀尔巴阡、历史上曾属于奥地利的加利西亚、曾被波兰占领的波多里亚和沃里尼亚、第聂伯河的哥萨克左岸及下游、斯洛博达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帝国开拓的殖民地——黑海沿岸地区和顿涅茨盆地。与之前的大部分学者不同,我不会尝试将乌克兰各个地区——如曾经的俄罗斯统治区和奥地利统治区——的历史在不同的章节各自讲述,而是会将它们视为一体,为它们在特定时期的变化提供一个比较视角。

后,我要就术语的使用说上几句。现代乌克兰人的先辈曾在数十个前现代的或现代的公国、王国和帝国治下生活。在时间的长河中他们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和身份。他们用以界定自己这片土地的两个关键词是“罗斯”和“乌克兰”。(“罗斯”的西里尔字母拼写是Русь,其中后一个符号是软音符号,表示对其之前的辅音进行腭音化。)在9世纪至10世纪间,基辅罗斯人将维京王公和战士们招揽来,并将他们斯拉夫化。“罗斯”一词即由维京人传播到这片地区,并被基辅罗斯人吸收。今天的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的祖先使用的“罗斯”包括斯堪的纳维亚/斯拉夫化的“Rus’”和希腊化的“Rossiia”等不同形式。到了18世纪,莫斯科沙皇国采用了后者,将其作为国家和帝国的官方名称。

根据他们所处的地区和时代的不同,乌克兰人有过各种不同的称呼。他们在波兰被称为卢森人(Rusyns),在哈布斯堡王朝被称为罗塞尼亚人(Ruthenians),在俄罗斯帝国则被称为小俄罗斯人(Little Russians)。到了19世纪,乌克兰民族的缔造者们决定放弃“罗斯”这个名字,以终结这种混乱,并将他们与其他东斯拉夫世界居民,尤其是俄罗斯人,区别开来。在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他们都选择采用“乌克兰”和“乌克兰人”这两个词来定义他们的土地和族群。“乌克兰”一词起源于中世纪,在近现代被用来表示第聂伯乌克兰地区的哥萨克国。在这些19 世纪社会活动家的集体心理中,大部分哥萨克人都起源于本地,是纯粹的乌克兰人。为了将“罗斯的”过去与“乌克兰的” 将来连接起来,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把自己的十卷本巨著命名为“乌克兰 罗斯史”(History of UkraineRus’)。事实上,今天任何讲述乌克兰历史的作者都必须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名词来定义现代乌克兰人的祖先。

在本书中,我在涉及中世纪时期时,大部分时候会使用“罗斯人” 一词(但并非全部如此);在涉及近现代时,我会使用“罗塞尼亚人”; 在涉及现代时,我则会使用“乌克兰人”。从1991 年独立乌克兰国家的建立开始,这个国家的公民,不管其族群背景,都被称为“乌克兰人”。这一用法反映了当下历史学界的惯例。虽然这会造成一些麻烦, 但我希望它还不至于让人误解。

“来吧,你会看见。”现代乌克兰史学奠基之一《罗斯史》的佚名作者在其作品前言的结尾写道。我无法想出比这句话更好的邀请来作为本书前言的结语。

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中译本序

我非常有幸能为中国读者写下这份序言。我在这本书中想要强调两点。点,与很多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家一样,我写这本书受到了19世纪政治家、理论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的启发。他的家庭生活遭到大革命的重创,尽管如此,他还是承认了大革命的伟大之处,写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这部经典著作。由于他患上肺结核而早逝,这部著作并未完成。1831年,年仅26岁的托克维尔曾经到“新世界”游历,出版了早期社会学的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2卷本,1835年,1840年)。

托克维尔对于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观点是中央权力的连续性,从路易十四(1638—1715)到1799年通过军事政变夺权的拿破仑·波拿巴,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一以贯之。尽管在法国大革命初期,国民公会试图通过民主和地方机构来使决策去集权化,1792年革命战争的需要促使革命家们再一次将权力集中。在托克维尔看来,大革命根本的变化在于摧毁了“封建主义”的机构,这些机构既包括由主导的传统团体也包括全国各地封建制、领主制的残余。大革命试图用基于人民主权和自由的新体制来取代古老的封建制度。但是法国与美国不同的是,美国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之上,法国人民仍然依赖中央权威。

托克维尔认为大革命起源于教士、和第三等级这三个传统的等级之间日益扩大的分裂。上层主宰了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教会在内,那些位高权重的人越来越不履行他们的义务(法国谚语有云“位高则任重”)。大多数对于1789年前必要的财政和社会改革根深蒂固的敌视源于两个长期因素。首先,正如托克维尔总结的那样,君主制国家决策的压力由于治理和保护殖民帝国的支出而进一步加剧,进而损害了特权。其次,面临着比他们人数更多、更富有、更具批判精神的资产的挑战,农民对于的财产、等级和社会地位也越来越感到不满。

法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在18世纪80年代处于危机之中。王权及其精英的合法性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来自社会的批评空前尖锐和深刻。领主体制及其繁多的特权日益成为一种收入来源而不是社会秩序的支柱。托克维尔认为,到了18世纪80年代,领主几乎很少出现在社区之中,农民交纳的封建租税与从领主那里获得的贫困救济、保护和帮助已经不再对等。尽管托克维尔出身,他明白制度已经“失效了”,因为理论上特权的合法性已经不再合理了。一个日益富有的、人数众多的中间(资产)开始追求自身利益,而且在托克维尔看来,这个中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个人,深受启蒙运动抽象概念的影响。到了18世纪80年代,分化已经完成,产生了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对立在《论美国的民主》的结论中,他对整个西半球的根本性变化充满了信心,但也担心这些变化导致的结果:

我们时代的国家无法阻止人类的境况走向平等,但是平等的原则究竟带给我们的是自由还是奴役,文明还是野蛮,繁荣还是痛苦,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20年后,他在写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时,在结论中写到法国大革命实际上带给法国人的是奴役、野蛮和痛苦,但是这个悲观的结论来源于他个人从1848年开始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敌视。

很少有人在提及托克维尔的卓越思想时将他的个人经历考虑在内,人们经常将他描述成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但是他一直处在国家动荡和痛苦的旋涡之中。他于1805年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诺曼家族,他的祖先曾经参加过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和对英格兰的征服。他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等级深受大革命的创伤。他的父亲埃尔韦是托克维尔伯爵,曾经担任路易十六卫队的军官,他的母亲路易丝·玛德莱娜·勒佩勒捷·德罗桑博是法国著名政治家沃邦和拉穆瓦尼翁的亲戚。他们在1793年结婚。第二年差点被送上断头台。路易丝的祖父拉穆瓦尼翁(路易十六的首相和终判决的辩护律师)和双亲都被判死刑,她的大姐和姐夫也同样丧命。

虽然托克维尔的家族在大革命中遭遇悲惨,但在七月王朝(1830—1848)和第二共和国(1848—1851)时期,托克维尔本人试图将有限的选举和立宪君主制融入法国的政治生活中。他曾经担任议会代表和部长,在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波拿巴于1851年依靠军队夺权后,他放弃了从政。他从此以后全身心投入《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写作中。他的杰作深受他1848年后两次短暂的从政经历的影响:他对1848年6月的内战感到恐惧,随后被路易·拿破仑的政变排斥出政坛之外。因此,他认为1789年后革命变化的暴力打碎了传统的社会秩序,他所处的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化和冲突。托克维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自己家族的命运之上思考他所处的时代变迁。

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我在这本书中试图阐释法国大革命的特殊途径。在全球化的21世纪,我们更加重视法国大革命的全球意义及其国际影响。历史学家曾经认为法国大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动乱,但是现在我们不仅意识到了大西洋和北美在法国大革命起源上的意义,还进一步看到了法国大革命在西欧之外的影响,尤其是在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地中海地区。革命战争的确是“次总体战”。与所有大革命一样—英国、美国、俄国和中国的革命—法国大革命在内战和外国干预中诞生。但是这些革命终取得胜利的代价都是数不清的生命。

而与所有大革命一样,这同样是一场全国范围的革命,革命的成果不仅体现在首都之中,还体现在拥有97%的全法国人口的乡村和城镇之中。各地对于革命的态度来源于特殊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各地的人民无论欢迎还是反对变革,都不能拒绝变革。与托克维尔和几乎所有之前的大革命研究不同是,我不仅试图将大革命置于全国和国际的背景下来理解,还试图将其置于每个社区的每个家庭之中来理解。革命给人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却影响了所有人。革命对于日常生活的冲击远比托克维尔的描述更加复杂和深刻。例如,我在书中强调了继承法的改革和临时废除砍伐树木与开垦荒地禁令的影响。

现当代的每一次大革命—17世纪的英国革命、18世纪的法国革命和20世纪的中国革命—都具有其独特性,它们都是特殊的社会、历史和危机的产物。但是所有的大革命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迁,也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冲突。所有的大革命对于每个亲历者来说都是一场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的剧变。我试图在这本书中抓住的就是法国人鲜活而厚重的经历。



店铺

客服

购物车
领取优惠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