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c.songma.com/tmimg/20230626/716355631b75476382ec42093a6732b2.gif)
| | 【当当网 单本/套装任选】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 全9册增补版 2021新版 万历十五年二十四史明史中国明清历史畅销 正版书籍 | RMB:27.0027.00BUY | | | | 当当网 翦商 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李硕 许宏作序 罗新推荐 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重磅新作 正版书籍 | RMB:49.5074.20BUY | | | | 当当网正版书籍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 (资治通鉴还能这么读~10万人在线追更的历史巨作,得到图书) | RMB:239.40239.40BUY | | | 【当当网】三国争霸上中下全三册 跟着渤海小吏读一部不一样的三国史 有趣有洞见有知识点把人情世故底层逻辑剖析给你看 正版书籍 | RMB:88.9090.00BUY | | | | 当当网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大全集0-5 全6册 混子哥讲中国历史 一套严谨的极简中国史看半小时漫画通五千年历史半小时漫画 正版书籍 | RMB:134.70161.64BUY | | | | 【当当网】王朝之痒历代王朝的两难境地 历史大v坏土豆shou部作品 这回彻底读懂王朝历史的内幕 洞悉历史的底层逻辑 历史正版书籍 | RMB:39.0039.00BUY | | | 【当当网】趣说中国史1+2(全2册)趣谈历史漫画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历史类书籍历史书 正版畅销书籍 | RMB:49.8099.60BUY | | | | 当当网 枪炮病菌与钢铁 贾雷德戴蒙德 书籍 附赠解读册 世界通史 全面增补校订译文作者亲笔撰写中文出版争 正版书籍 | RMB:57.8057.80BUY | | | | 当当网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 套装共3册 度阴山著 全面解读知行合一理念的经典全集 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 读客文化出品 正版书籍 | RMB:43.2070.80BUY | | | |
![](https://pic.songma.com/tmimg/20230626/2c6a536c50a24e769b6114000cec5561.jpg)
本书为“吴钩说宋”系列的第三本。图书颠覆了传统上对宋朝“积贫积弱”“*窝囊”“党争不断”的认知,展示了宋代政治文明的优越性。作者认为,除了在艺术、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上也同样表现出色,甚至可说,文化领域的成就正是源于政治上重视法治、理性治国、近代化萌芽。宋朝有多项制度创新,例如虚君共治、台谏系统、文官制、公议、科举制、封驳制、独立审判等,这些保证了宋朝社会、文明的繁荣。
图书写作形式独特,以给女儿讲故事的形式,从故事说人物,从人物说历史,从历史说文明,趣味故事与硬派知识的结合,有趣有料有温度。
·开国之君宋太祖,为何在立法创制之时先给自己设了一堆条条框框?
·宋朝的科举有什么创新,使得政府新招人员中寒门子弟远超贵族子弟?
·寒门子弟范仲淹如何成就拜相的“大宋梦”?
·缔结了宋辽两国百余年和平的澶渊之盟真是屈辱?
·一国之君的皇帝想内定一名官员,为何屡屡被百官阻挠,始终无计可施?
·朝廷的赐谥之制如何成为约束官员的一大政治利器?
·官员通奸与平民通奸结果为何大不同?
·苏辙在科考中痛骂皇帝非但没被治罪,反得入朝为官?
·包拯骂皇帝,唾沫都喷到皇帝脸上了居然一点也不怕“掉脑袋”?
·宋代公款吃喝、召妓饮酒会有什么结果?
·宋代的党争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政治秩序?*后为何没能演变成现代的反对派?
·宋人追求“虚君实相”距离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仅有一步之遥?
尽管从军事和国土面积来看,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宋朝却*繁荣昌盛、极具人文精神。那么,宋朝何以如此辉煌?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宋朝拥有一套理性、完备的政治制度。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给女儿讲故事的形式,选取了25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典故,温情讲述了宋朝的种种政治制度,包括仁祖之法、虚君共治、台谏系统、文官制、公议、科举制、封驳制、回避制、独立审判等,完整地呈现了大宋的政治文明成就。通过分析宋朝权力的架构、制衡、运作和得失,作者为“宋朝何以如此繁荣”以及“后来如何走向没落”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答案。 吴钩,宋史研究者,宋粉,腾讯大家的签约作家。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宋朝文明,主张“重新发现宋朝”“重新阐释传统”,著有《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作品。
父亲序:故事里的宋朝制度
女儿序:从宋朝故事中感受一朝盛衰
一位开国之君的角色意识
一枚“吃瓜群众”的发迹变泰
一场缔结百年和平的谈判
一个受到褒奖的“贰臣”
一位“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的君主
一位贵族的梦想
两处名胜背后的*故事
一名仕途受拦截的皇亲国戚
一代名臣留下的千年传奇
一场今人难以理解的议谥之争
一名婢女之死
一起由买房子引发的政坛震荡 显示全部信息
父亲序
故事里的宋朝制度
吴 钩
一
大约十八年前,我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各类知识都充满饥渴。我居住的小城并无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书店,书店里摆放的也多半是中小学教辅书籍,那时候互联网也未如这般普及,想获得知识远不如现在便利。因此,我每次到省城广州办事,都要顺便到购书中心一趟,带几本书回去。 显示全部信息 唐宋两朝蓬勃兴起的中国文明,似乎超过欧洲是毫无疑问的。 ——费正清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一场关于皇帝应怎么称呼生父的争论
亲爱的女儿,假如我问:宋英宗赵曙应该怎么称呼他的生父赵允让呢?也许你会脱口而出:当然是称“父亲”了。如果我说:许多士大夫都坚持要宋英宗称他生父为“伯”,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以现代人的观念,确实会感到不可理解。但是,对于宋朝人来说,这却是必须辩明的政治原则,而且真的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辩。你大概已想到了,我要说的故事便是宋英宗朝的“濮议”。
宰相首倡“濮议”
赵曙是以宋仁宗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但他并不是仁宗的亲生子。仁宗皇帝生育的三个儿子,都不幸夭折,只好将皇兄濮王赵允让之子赵曙收养于宫中,立为皇太子。嘉祐八年(1063),仁宗驾崩,英宗继位。只是英宗体弱多病,御宇之初,由曹太后(宋仁宗皇后)垂帘听政。次年,即治平元年(1064)才亲政。
英宗甫一亲政,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等执政大臣便上奏:“濮安懿王德盛位隆,所宜尊礼。伏请下有司议濮安懿王典礼,详处其当,以时施行。”韩琦此举,明显有迎合英宗心意之嫌,英宗生性纯孝,当了皇帝,想让生父濮王(已经去世)分享他的荣光,也是人之常情。但其时仁宗逝世未久,不适合讨论崇奉濮王之礼,因此英宗下诏:“须大祥后议之。”意思是,等过了仁宗皇帝逝世二周年的“大祥”祭礼之后,再议此事。
治平二年(1065)四月,仁宗“大祥”之礼一毕,韩琦等人又旧事重提,于是英宗下诏:“礼官及待制以上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以闻。”
这明摆着是皇帝与宰相欲尊崇濮王的意思,翰林学士王珪等人相顾不语,不敢先发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司马光自告奋勇,奋笔写了一份意见书《议濮安懿王典礼状》,大意是说:濮王与陛下虽有天性之亲,但陛下能够登极,富有四海,子子孙孙万世相承,却是因为继承了仁宗皇帝之嗣,从血缘上说,陛下是濮王之子,但在法理上,陛下却是仁宗之子。建议按封赠亲王的先例,尊封濮王“高官大国”。
王珪等两制官将司马光所拟《议濮安懿王典礼状》呈交给宰相部门。宰相韩琦批复:“王珪等议,未见详定濮王当称何亲,再议。”王珪说:“濮王于仁宗为兄,于皇帝宜称伯。”以王珪为代表的翰林学士认为,根据礼法,宋英宗应当称濮王为“伯”。时为治平二年六月。
宋人的这一观点,用柏杨的说法来说,“我们现代人死也想不通”。但是,从礼法的角度来看,却是不难理解的,自世袭君主制确立以降,合法的皇位继承,一直遵循两条原则: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从来没有由侄子继承大位的道理。在法理上以仁宗为父,构成了英宗继位的合法性。否认这一点,等于推翻了英宗登基的合法性。 158148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