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同时,情节曲折而新奇,语言个性化而凝练,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校注者简介
裴效维,1938年生,山西榆社人。195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逐步晋升为研究员。发表学术文章约七十篇计七十余万字;出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武林旧事选注》《红楼梦校注》《三国演义校注》等;合著《二十世纪近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百题》《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八卷本《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篇目索引》等。
西游记:
吴承恩(1500年—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校注者简介
吕薇芬,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先后在民间文学研究室、古代文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85年任《文学遗产》编辑部主任,后又任该刊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编审。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古典传记·元明清》《全元散曲典故词典》《古本戏曲丛刊》第五集(吴晓铃主编,吕薇芬、幺书仪考订、编辑)、《张可久集校注》(与杨镰合作)、《元曲三百首》《散曲流派传》(与黄卉合作)、《全元曲典故辞典》等。
红楼梦: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 关于曹雪芹,目前还存在着不少有争论的问题,不仅他的生卒年一直存在着争议,甚至连他的“字”“号”也不能十分确定。 校注者简介
裴效维,1938年生,山西榆社人。195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逐步晋升为研究员。发表学术文章约七十篇计七十余万字;出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武林旧事选注》《红楼梦校注》《三国演义校注》等;合著《二十世纪近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百题》《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八卷本《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篇目索引》等。
水浒传:
施耐庵(约1296-1370年)。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元末中过进士,在钱塘做了两年官,因对当时黑暗腐败的官场愤慨不平,后弃官还乡,从事文学创作。本名彦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或苏州吴县阊门(今江苏苏州),(游历客居钱塘(今浙江杭州))。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同时,情节曲折而新奇,语言个性化而凝练,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校注者简介
冀勤,1934年生,山东青州人。九三学社成员。195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文学评论》编辑部古典文学编辑,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编辑、副编审。著有古籍整理《元稹集》《朱淑真集注》《午梦堂集》《事类赋注》(与王秀梅、马蓉合作),专著《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与周振甫合作)、《俗曲别裁》《〈容斋随笔〉选评》《〈古今谭概〉选评》,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别裁》(与郭预衡共同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