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修仙小说凡人流:人生就是一场修炼
在网络仙侠修真小说发展史上,甚至在整个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网络作家忘语创作的《凡人修仙传》,都堪称是承前启后、很有代表性的里程碑之作。
《凡人修仙传》发表始于2008年,于2013年正式结尾。作为一部拥有广泛和深刻影响力的长篇网络小说,它不但开创了“凡人流”的类型文流派,制造了“凡人凡语”的粉丝文化现象,甚至解构和重构了小说映照现实、故事重组生活、虚拟游戏创造人生和世界的“新社会现实感”潮流。
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人仍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凡人修仙传》何以爆红?
它为什么开创了“凡人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引领成一种类型热、题材潮和板块流?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型之间,何以“凡人凡语”(粉丝自发组织和编撰《凡人修仙传》的评论语录)会成为一种粉丝文化现象?
从丛林法则、主角为王宰制的爽文时代,转向物裕时代、趣缘社群流行的次元时代,凡人修仙“资源禀赋”和“利益置换”的核心理念,如何将网生代的需求暗流,引爆成同频共振、共感共鸣的社会现象潮流?
这直接指涉到对忘语和《凡人修仙传》在网文发展史上的评论和评价问题:它是好看的网络小说,还是中国网络好小说?
它无疑是爆款网文,但它会是中国好网文吗?
或者,修撰中国网络文学史,它会入史、入典、入流(主流)吗?若是,又凭什么?
毕竟,若非现场追更,只是事后精读《凡人修仙传》的作品,“犹如地球是扁的”一样的文本,让人难以想象它富载了所谓气势磅礴的“世界气象”——就像现在有很多人仍然难以理解,网络文学看起来似乎“只是追求爽点进行时”的线性文本,何以能够满足三四亿中国人庞大的“需求宇宙”?这不是只言片语或者一鳞半爪的“印象派批评”,就能定论和定性的。
这大概就是这套“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的意义和价值,亦是我们深度解读忘语与《凡人修仙传》、诠释其“人生修炼体系”的世界“观”设定集、建构“新社会现实感”的评论与研究范式的根本原因和终极目的。
1.人生修炼体系:从“造词”到“元概念”“人生修炼体系”是我们造出来的一个锐词,用来解读、诠释和建构忘语与《凡人修仙传》“然”及其“所以然”的元概念、根命题和树逻辑——这三个关键词也是当下重构新时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新范式、思想新范式和发展新范式”的理论基点问题。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我们每个人都在修炼之中。只是有些人主动,有些人被动;有些人明确地意识到修炼是有阶梯和维度的;有些人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并没有系统的修炼体系……《凡人修仙传》或许就是一种“人生修炼体系”的映照、重组和创造。
《凡人修仙传》就是“人生修炼体系”的游戏故事——它把凡人生活中的“人生修炼”,提炼成一个讲故事的通关游戏;从故事到游戏,让我们跟着成为一种虚拟现实和第二人生的头号玩家;而这种虚拟游戏,增强了我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重塑我们“存在”的虚无与意义。
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把“人生”和“修炼”结合起来的“人生修炼体系”,成为《凡人修仙传》、凡人流、凡人凡语潮的轴心——不但成为小说故事本身从“凡人”到“修真”、从“修仙”到“真仙”的打怪升级、闯关寻宝机制,而且成为小说映照现实、故事重组生活、游戏创造世界、人生和新秩序的“代入”“交互”和“融合建构”叙述模式,甚至通过“阅读(游戏玩家)—众创(凡人凡语)—反刍(反向介入、影响并参与到重塑社会现实感和第一人生)”的方式,深深地影响并重塑着阅读者的价值观念、认知模式和言行抉择。
所有的造词,都是一种话语体系、认知模式和思想范式的创新、变革甚至是颠覆,试图描写、描绘、描述研究对象的“然”“所以然”,但并不一定就是“它本身”——世界就是它自身向我们描述的一切。我们通过“造词”,来描写并向他人描绘我们认识和理解的“它”,是希望“它”向我们“描述”自身并“言说”一切——这是导读的方法和路径,而不是结论和定论。
因此,我们造出“人生修炼体系”这个词,是希望能够找到解读、诠释和建构《凡人修仙传》的元概念、根命题和树逻辑,对其进行命名,并让它自身能对我们描述和呈现:把“人生”和“修炼”结合起来,映照、重组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生修炼体系”,既可以把整个“凡人修仙传”视为一种人生修炼游戏的游戏;亦可以将这种凡人修仙流(凡人流)的游戏规则和等级体系,视为我们在人生修行过程之中,可以观照、参照和映照的“修辞”——亦即以一种修饰和变形的方式,把人生修炼的等级、秩序和规矩,以小说、故事和游戏中的游戏规则“幻化”了出来,并以“凡人凡语”等阅读、分享和再创造为连接点,来重组和创造我们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第二人生。
2.世界“观”人生:从“五维度分析”到“四场景模型”以“人生修炼体系”为元概念,我们进一步创建“五维度分析法”——“完成时”主角人设、“唯物”世界观、游戏“剧情流”、“社会”人生观、“凡人”极简史。从这五个维度,来聚焦忘语和《凡人修仙传》导读的根命题,进行追根溯源、条分缕析和庖丁解牛。
比如:世界观维度,既包括“世界”,又包括“观”——这是什么“世界”?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秩序和价值观念)是什么?这种“世界观”,又将让我们如何“观”世界?这都是我们解读和诠释《凡人修仙传》甚至整个中国网络文学时,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世界观设定”是我们研究、评论和导读时不能回避的“根命题”。
对这种“根命题”的解读和诠释,亦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思路和逻辑。
如“凡人”极简史的维度,既是一种历时性的嬗变和发展,亦是共同性的互鉴和融合,更是一种场景性的共生和共融——它有一种独特的“树逻辑”:未来已来、过去未去,不忘本来,方能开未来,唯有构建一个已来、外来、本来和未来的历史与发展尺度,才能衡量中国网络文学包括《凡人修仙传》的“时代定位”。
从“中国网络文学极简史”到“凡人修仙传极简史”,从宏观到微观,“网络仙侠修真小说极简史”就成为一把极好的标尺——从古典仙侠小说到现代修真小说,从类型融合到题材突破,唯有在极简史之中,我们才能聚焦与精准分析“修仙小说凡人流”的特质与定位。
但这不仅仅是基于史料、史实和史事的史论,更需要基于知识、见识和智识的史识和史胆——它需要还原、复盘但又超越既有的“场景”,转换时代的“新场景”,进行观照和穿透。
因此,在“五维度分析”之下,我们又建构了一个“四场景模型”,对“修仙小说凡人流”的类型文潮流,进行了追根溯源、梳理流变的“树逻辑”诠释:本来场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外来场景——西方奇幻类型文娱(从影视小说到电子游戏)的源泉;已来场景——同时代其他大众文化的元素;未来新场景——社会现实生活的内生能量……它们的融合发展,催生了网络仙侠小说——修真小说——修仙小说的类型文发展演变和题材潮流,最终构成了网络仙侠修真小说或修仙小说(这两个概念在本导读文中通用,并根据不同的语义和语境,采用不同的表述)的新类型文及其各种变体和创新文体。
在这“四场景模型”聚力合焦之下,我们可以穿透从网络仙侠和修真小说到修仙小说的极简史,见出其在简短的发展史中,分化出古典仙侠、奇幻修真、现代修真、洪荒修真四个较大的子类型——但由于网络仙侠修真小说宽泛的包容性,各种类型和题材之间自然不免相互杂糅;由这四种基本类型进一步派生和细化出来的独特类型与创作题材,更是不计其数。
但数量众多、类型各异的网络仙侠修真小说,却拥有共同的三大特色,即“修真境界”“法宝仙器”“超自然力”这三大功能元素。可以说,这三种功能元素构成了网络仙侠修真小说不同于其他玄幻文和奇幻小说的最大特色。
在网络仙侠修真小说发展史上,《凡人修仙传》将这三种功能元素发挥到极致,并将其“重组”成网络仙侠修真小说类型、题材和文本创作之中的“主流底色”,并以此为基础和基石,开创了仙侠修真类型潮流之中最有特色的修仙小说“凡人流”。
正是在那种场景升维之中,“凡人流”自身就构成一个新场景,并不停地进行转场升维——而不仅仅是转型升级:修仙小说的激烈成长和蜕变,也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汲取了这个时代的内生能量,并因此同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产生更加密切而深邃的联系——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和改造。
换言之,修仙小说在类型和文体完善的过程之中,极大程度地侧写和映照了中国新世纪以来社会体系完善、时代变迁的生活现实;并且以《凡人修仙传》为桥接点,越来越接地气,从“天上玄来幻去”,变得越来越“心理需来求去”——切中个体和大众心理、国民心态和集体情结与无意识,重组、重构、重塑着我们的新社会现实感。而这,将是其创造未来的根本驱动力。